近几年,失信人员名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许多人对失信人员名单存在疑虑,比如逾期多久才会被列入名单,被列入名单会对个人造成什么影响等。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什么是失信人员名单?失信人员名单是指由政府、法院等公共部门责令其限期履行义务或采取措施的,但逾期不履行或者未采取有效措施的个人或单位,或者被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后逾期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个人、单位。
逾期多久才会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被法院规定的期限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可以避免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如果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将会被认定为失信被执行人。
并且,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个人信用信息管理的指导意见》对于失信被执行人的事项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该规定规定,自然人逾期超过90天,法人和其他组织逾期超过60天,才会将其列入失信人员名单。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逾期是指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后,被执行人仍未履行到位的情况,而不是指到期日起算。
那么,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会对个人造成什么影响呢?一般情况下,失信人员名单的建立是为了推动执行结果,加快债务清偿,对个人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后,将会对个人的信用记录造成损害,对办理贷款、信用卡、租房等一系列事项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有些人可能会失去就业机会。
除此之外,在一些限制性行业,比如金融、出入境等,失信人员名单会对个人产生更加严格的限制。比如,被列入名单后,可能会被禁止出入境、乘坐飞机或高铁,或者在一定时间内被禁止从事金融行业工作等。
总之,逾期多久才会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逾期超过一定时间且未履行到位,才会被列入名单。而被列入名单后,对个人的影响也是较大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及时履行相应义务,以避免因个人行为导致的信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