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人寿退保潮是因为什么?现在怎么样了?

日期: 栏目:申卡技巧 浏览:25

前海人寿退保潮是因为什么?现在怎么样了?

2019年初,保险行业突然爆发了一场退保风波,前海人寿便成为了其中的焦点。据报道,前海人寿一季度退保金额达到了634亿元,而截至2018年底,前海人寿总保费收入仅为340亿元左右,退保金额比总保费高出了将近一倍。这一场退保潮是怎么形成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前海人寿成为重灾区呢?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退保并不算是保险公司希望看到的事情。保险公司与保险合同签订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长期合作关系,保险合同所覆盖的风险也是未来的事情。当保险合同的未来变成了现实,保险公司通常都会有效履行合同,如对人身意外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的理赔处理等。自然,一旦海市蜃楼式的保险合同被揭穿,缺乏真正保障的情况下,退保潮也就开始形成了。

然而,这次前海人寿的退保潮并非因为它的理赔水平有所下降而导致的。原因是,前海人寿曾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采用了过于激进的资产配置策略,导致了包括上市公司债券在内的多种资产出现了风险,这些风险最终体现在了被投保人的资金账户中,使得被投保人质疑前海人寿运作能力存在问题。具体来说,前海人寿曾以大量资金承购了安邦、重庆粮食、蓝田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但这些公司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导致前海人寿购买的部分股票估值缩水。

随后,前海人寿被爆出购买了大量信用风险极高的民间借贷标的,这些标的多数是与实际经济价值严重脱节的“投资项目”。投资者对于前海人寿的资产质量和运营能力的担忧导致了退保潮。因为,如果前海没有资金来兑现保单,那么被保人的权益就难以得到保障。

退保潮使得前海人寿的响誉受损,股票价格也遭受了严重的抛售。此外,前海人寿还被监管部门提出了更多的问题,比如违反了保险业务在银行存款类中所占比例的规定,违反了资产管理规定等。

在此之后,前海人寿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出售下属分公司,调整产品设计和风控等。根据前海人寿发布的财务数据,2019年上半年,公司的退保金额有所下降,一季度退保率达到70%的现象消失了。另外,前海人寿表示,其所承载的资产质量已经有所提升,仍在积极协调对于退保者的保全工作。

总之,保险行业的信誉是长期积累起来的,退保潮可能会短时间内伤及某一家公司的声誉,但是,如果能够在潮退之后保持权益的兑现并加强资产质量控制,那么声誉的恢复是有可能的。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靠理赔服务和客户体验赢得客户和市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