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逾期记录多久才消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信贷逾期记录的消除时限和标准应该如下:
- 逾期90天(含)以下的消费类、住房类贷款及信用卡透支,自逾期发生之日起,超过1年未结清的,逾期信息应全部消除;
- 逾期90天(含)以下的非消费类、非住房类贷款,自逾期发生之日起,超过2年未结清的,逾期信息应全部消除;
- 逾期超过90天以上的信贷信息,自逾期发生之日起,超过5年未结清的,逾期信息应全部消除。
以上规定意味着,逾期信息的消除不仅要看逾期的时长,同时也看它的性质:是消费类还是非消费类?是住房类还是非住房类?另外,消除逾期信息的时限,以结清日(或最后一次还款日)为准,也就是说,如果在结清之前有还款记录,逾期信息将不会消除。
原因分析:
消除逾期记录的时限和标准由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这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因素:
- 保护个人信用信息安全。逾期记录会对个人信用评估产生负面影响,消除逾期记录是为了方便个人在后续贷款、信用卡申请等操作中获得更高的信用评分,从而获得更好的借贷利率等条件,同时避免逾期记录在个人信用报告中被不正当使用。
- 鼓励及时偿还债款。消除逾期记录的时限考虑到了一定的宽限期,即在较短时间内偿还债款,可以避免逾期信息被记录,并从短期内获得一定的信用评分提升。但该办法也提醒借款人及时偿还债款,以避免对个人信誉产生长期负面影响。
法律后果分析:
信贷逾期记录对贷款人的申请和审批有着直接影响。对于银行来说,在愈发严格的风险管控背景下,不愿意贷款给有严重逾期记录的借款人,或需要其提供担保对冲风险;对于借款人来说,严重逾期的信用记录可能会影响他人对其信用品质的评价,甚至导致拒贷、降低贷款额度等一系列不利后果。
同时,信贷逾期属于借贷违约,根据《合同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借款人的借贷违约行为将面临不良的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
- 财产也许会被追回。如当事人不履行约定的还款义务,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查封、扣押、拍卖借款人的不动产、动产以弥补借款人拖欠借款产生的利息、违约金、损失等。
- 不良信用记录会严重影响资金流转。信用透支、逾期偿还等行为都将影响借款人的个人信用记录,从而影响到资金流转情况。即便借款人修复信用记录,历史逾期记录仍会影响资金流转,对未来产生不利影响。
- 行政、刑事处罚。如借款人故意拖欠之类的损害债权人的权益行为,也会面临行政、刑事处罚。法律规定,利息、违约金是借款的约定利益,如果借款人拖欠,造成债权人的利益受损,债权人可以以告知,要求借款人赔偿损失,经法院裁定还要背负相应的法律后果。
因此,有消费信贷逾期记录的借款人,不管是因为怠慢还款、因病因灾导致负债、跟随潮流过度消费、不懂得理财管理等原因引发,首要任务仍是积极还款,同时,及时了解逾期记录的消除规则,避免影响贷款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