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起,互联网金融行业在中国迅猛发展,成为中国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监管不到位,管理混乱,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暴力催收问题尤为突出。
在中国,借款人为了避免失信记录,常常会选择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借款。而催收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采用各种手段对借款人进行催收。包括恐吓、辱骂、散布谣言等不当手段,甚至还有利用黑社会进行暴力催收的情况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遭受暴力催收的借款人来说,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都会遭受到极大的威胁。但是,当他们想要寻求帮助时,面临的问题则是举报渠道不畅,受理难度大,效果不佳等问题。
一方面,借款人可能不清楚该如何举报暴力催收事件,甚至因为害怕报复而放弃了举报渠道。另一方面,即使借款人举报,有关部门也往往因证据不足、难以追查侵害者等原因无法有效查处。
针对互联网金融暴力催收现象,有关部门也在逐步加强监管。2019年,人民银行联合多个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贷款催收行为的通知》,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催收制度,不得采用暴力催收手段,否则将追究企业及从业人员的责任。此外,警方也加大了对暴力催收行为的打击力度。
举报是制度完善、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为避免催收市场的乱象,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举报渠道的建设,即建立和完善多种途径的案件受理方案,同时加大对举报案件的追查和惩处力度。
在此基础上,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应该建立合规催收制度,严格约束工作人员的催收行为。同时,加强对催收员的管理和培训,增加社会责任感,让其在工作中秉持合法、合规、诚信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让互联网金融行业为广大消费者带来真正的便利和福利。